欢迎来到: 武汉理工大学 | 理学院 | 物理科学与技术系

新闻轮播图

名师导航,金课助航 —— 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新学期“筑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09-05 来源:理学院网站 作者:供稿/图:浦实 编辑:邱强、胡创 审核:余峰 2237

【名师导航】名师导航,金课助航

——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新学期“筑课”工作纪实


秋雨阵来消夏炎,万千学子返校园。2022-2023学年开学第一天早10点,在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武汉理工大学“15551”人才工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廖红教授领队,理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黎敏教授、系副主任汪礼胜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吴薇副教授协同下,系里青年教师们,怀揣着对智慧、翻转、以及直录播数字化课堂“新基建”的无比期待,共同研习和体验了“全新升级改造”教室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掌上手机与智能大屏的有效连接,老师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知识”与“思维”在“现实”与“虚拟”间的穿梭与交互,一个个“摩拳擦掌”,为本学期“筑牢”信息化课堂质量与效果积极做好准备。


自我校上半年推出“5·30”行动计划以来,校属相关部门抢抓机遇、迎暑而战,本科生院深入推进计划落地见效,升级改造教室硬件环境,面向全校范围内225间教室打造全新的常态化课堂直录播系统及教学视频资源平台,实现课堂无感知常态化录制,有效支持理工智课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搭建平台,实现实时巡课、点播巡课、智能巡课,为有效支撑教学质量监控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政策推动的“新基建”,催生鲜活课堂的“新变革”。人们不禁会问,是“何种初心”,可以同时点燃“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历久弥新“热情”力,能够汇聚孜孜不倦的“专注”力,进而推动滔滔不息的“创新”力。她是湖北省“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校《大学物理》精品课程教学名师,获得两届校十佳师德标兵、两届“理苑教学之星”等荣誉称号,“新华思政”专家,超星教师发展研究院荣誉专家,她的物理课程育人事迹入选校首届“理工故事”,她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她是廖红教授,她用尽全部心力,唤醒了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众多教师的“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用热情感染热情,以专注凝聚专注,靠创新推动创新。


用“热情”感染“热情”

学生心目中的“女神”,老师心目中的“标杆”。廖红老师自198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5载,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将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倾注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近年来多次获得各级各项奖励和荣誉称号,而这一张张荣誉和成果证书,不仅见证了她的辛勤耕耘,也在一线教学领域赢得了远比获奖证书更弥足珍贵的多方赞誉。

2006年起,为改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不被师生认可的窘境,廖老师带领物理科学与技术系相关老师们,通过挖掘物理学隐性教育资源,逐步开设了《人文物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无线电技术入门与进阶》、《物理与生活》、以及《趣味物理》等一批通识选修课程,从而形成物理类通识课程群,逐步构建起“大物理课程体系”,将一门难学的基础大课——《大学物理》上成了被学生追捧、抢选的课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口中的亲人。她用平凡的工作,坚守着人民教师的初心:“做知识和爱的传递者”,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正是这种自燃的“热情”力,感染并培养了一批“爱教乐教”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坚力量。在和谐融洽奋进的团队氛围中,近年来涌现出青年长江学者1人,“荆楚好老师“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十佳师德标兵”3人次,校“师德先进个人”3人,校精品课程教学名师6人,校青年名师3人,“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5人次,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2人,还有青年教师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三等奖,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教赛湖北省特等奖,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教赛中南赛区一等奖,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教赛全国决赛一等奖等荣誉。团队中骨干成员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在保持自身“优秀”的同时,也感染了一批非党员教师在团队中发光发热。

以“专注”凝聚“专注”

立德“初心”在闪耀,树人“使命”担在肩。2016年,廖老师在物理科学与技术系首次引入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慕课”)概念,并开始着手组建录课团队,一批青年教师有幸成为我校最早“尝鲜”的开拓者,“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设计”,能够顺利并入这条轨道,得益于廖老师领队在教学改革最前沿的探索。建课团队中有不少青年教师“从科研工作中”来的,都是深受感染后主动专注“到教学工作中”去的。

在一批批教师们积极参与下,共同打造的《人文物理》在线开放课程相继被认定为湖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等。从“个人专注”到“团队专注”,廖老师带领团队催生并打造了一批“金课”,不但有《大学物理》等普通基础物理课,还有《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应用物理课,获准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特别是《大学物理》还在2021年同时获得“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进而“‘通识思政’融合视域下基于大物理的科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并推荐申报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立足专业所长,凝神聚气“专注”力,继续坚持不懈,才能走得更远、更深、更实。


靠“创新”推动“创新”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课程”需要“新方法”。廖老师与团队始终铭记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对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教研室的支持与指导、系里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无限感恩转化成肩上责任。团队将贯彻落实武汉理工大学“5·30”行动计划精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以想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决心”,迎着“信息化、数字化”课程改革的浪潮,乘势而上,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智慧、翻转、以及直录播课堂教学现代化环境,融入“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打造“创新”课堂,更加积极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团队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和思政建设要求,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举措,全力推动团队金课群建设四个“创新”。团队在“课程衔接”上创新,重点考虑“大中衔接”,让高中生迅速完成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迭代升级;完成从“通识必修”到“通识选修”的广度拓展,形成课程群知识体系;实现从“基础”到“专业”的深度拓展,尝试将“工科之母”物理类课程与校内各大优势工科学科门类课程进行桥接。团队在“课程手段”上创新,将智慧多媒体信息化手段融入物理知识的“声、光、电”演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觉得“好看过瘾”。团队在“授课形式”上创新,积极争取智慧、翻转与直录播课堂环境,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直播与互动相结合,讲座研讨与圆桌访谈相结合。团队在“授课内容”上创新,积极凝练科研反哺教学,将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成果打回主课堂分享,将主课堂知识、能力向第二课堂延伸,相得益彰。


峥嵘过往,再接再厉。团队会继续保持热情、专注和创新,坚持依托党员骨干打造团队内核,引领团队建设方向,争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团队,培养更高水平的名师梯队。新的征程上,团队教师再出发,努力做新时代有学识、有温度的“经师”和“人师”统一者,将“立德树人”作为最根本任务,筑牢“信息化、数字化”课堂这片试验田,持续拓展四个“创新”新内涵,打造“金师”,将“金课”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开创学生爱学、老师乐教、共创共赢的物理类基础课程教学新局面,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 供稿/图:浦实  编辑:邱强、胡创  审核:余峰